整治医美业 “美容贷”广告,不为容貌焦虑推波助澜
核心提示:9月2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停播“美容贷”及类似广告的通知。由于一些“美容贷”广告以低息甚至无息吸引青年,诱导超前消费、超高消费,涉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广电总局要求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
9月2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停播“美容贷”及类似广告的通知。由于一些“美容贷”广告以低息甚至无息吸引青年,诱导超前消费、超高消费,涉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广电总局要求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
“美容贷”即针对想要做医美项目但又囊中羞涩的用户提供的分期贷款服务,消费者虽然成功完成了医美项目,但往往很容易被高昂的贷款利率、环环相扣的套路带入泥潭。回溯美容贷整条产业链,广告的蛊惑作用极大。从社交网站、内容平台上的弹窗推广,到影视剧、直播间里的各种植入,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入坑。
无孔不入的美容贷广告不仅让消费者陷入金融骗局,还在潜移默化中传递错误价值导向、贩卖容貌焦虑。医美机构营销“颜值经济”,将“不整容”与“邋遢”“贫穷”等强行挂钩,更有甚者编造“整容嫁入豪门”“换脸改变命运”等恶俗故事,扭曲审美认知,败坏社会风气。8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医美广告市场乱象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提出将严厉打击整治医美机构借广告贩卖容貌焦虑现象。
禁止美容贷广告是对医美行业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当然,除了广告营销宣传外,医疗美容领域的违规放贷行为、套路贷等涉及金融市场的行为也应该一同进行高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