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广播电视这样做更有竞争力!
不得不说媒介融合的出现为以往“过气”媒介注入了新的生机,广播电视就是这样一个受益者。那么在媒介融合这个大环境下究竟怎么做才能使得广播电视更有核心竞争力呢?
一、新环境下还是应该坚持用户的实际需求
对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应用新媒体可以改变其传播方式、提升其传播效率,多对多的互动式传播也可以得到实现,大大改善了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
通过与互联网等其他媒体视听业务的融合,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不仅视听节目传播渠道有所增加,同时还极大地满足了不同类型观众对节目的需求。
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媒介融合新媒体,其最大特色在于人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节目进行收听、收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丰富经验以及传统优势,紧紧抓住当前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战略转型及发展机遇,不仅可以为自身发展带来机遇,同时还能为广大观众创造更多的便利。
二、重点突出地区特色的原创栏目
广播电视媒体应明确自身节目的公益性特征,在选择、推送节目的时候注意“档次”,与主流审美价值观相符合,同时还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创造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节目。
注重节目内容转型。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可以发现,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短板主要在于形式陈旧、内容缺少创新。广播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后要以广大受众的精神需求为主要指向,确保创造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
注重打造原创节目。当前电视台的选秀、相亲及脱口秀节目都非常多,但不少节目在形式、内容上存在着严重的抄袭行为,这些节目不仅存在侵害版权的违法行为,而且这些雷同的节目会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不利于广播电视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应强化移动优先意识
媒体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要做好战略转型,须做好深度融合工作,在发展战略上要紧跟潮流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强化移动优先意识,抢占移动技术发展应用的先机。
具体来说,在采编方式上要全面再造流程,按照合二为一的要求进行策划和采访工作,实现“全媒体采集、全品类生成、全终端传播”的工作格局;技术上要加大创新力度,实现传播系统和技术应用升级;要做好全媒体队伍建设工作,强化专业培训,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数量充足的全媒体化复合型媒体团队。
做好深度融合,广电媒体要合理区分变革与不变革。未来改变的是承载内容的介质,不变的却是人们对内容精益求精的追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广播电视在与新媒体融合中,要注意避免恶意竞争,力争做到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异军突起的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当前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虽然有媒介融合为过气媒介注入了新活力,但是在转型过程中,广播电视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丰富传播内容,改变传播路径,注重广播电视产权观念转型,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媒体融合语境下新型广电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