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信息查询平台 -易播网

登录

登录后可开通VIP 立即登录
请选择您要开通的时长:
1天
1周
1个月
应付金额:
¥19.9
请选择支付方式
扫码支付



0



0
加入易播VIP即可下载
立即开通

发送咨询需求

投放地区

*

投放品牌
投放时间

*

投放预算
详细需求

0/300

提示:可直接致电4006061611 联系易播客服,方案建议,信息咨询

被广告打劫后却不下单丨如何解决消费者的购物拖延?

e知道 2017-07-19 10:17:00
核心提示:品牌主们时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何消费者明明很喜欢自家产品,但是却迟迟不肯下单?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接下来就让本文告诉你答案。

  品牌主们时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何消费者明明很喜欢自家产品,但是却迟迟不肯下单?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接下来就让本文告诉你答案。


“等下个月再买吧。”

“等发了工资再买。”

“再逛逛,看看其他家有没有卖的。”

“再等等,可能降价了呢?”


  这是很多消费者看到广告或者商店的陈列时,没有立即下单的部分理由。


  也就是说消费者明明已经心动了,但是却产生了拖延心理,并没有立即转化成购买行为。


  在这种情况更下,即使消费者真的决定以后还是买该品牌产品,但是中间的变数却未知,有极大的可能是消费者改变了主意。


  那么为什么消费者明明已经心动了,却不急于下单购买呢?



 一、心动不购买的原因? 


  其中一部分是因为消费者自身性格、经济原因。


  但更多是因为商家的广告和营销活动,仅仅解决了消费者的“兴趣问题”(产品看起很有吸引力),却没有“催逼”消费者尽快下单。


  这就像一个三观不正的女神,对一个死缠烂打的备胎的态度:反正这个人永远不会离开我,我为什么不去看看外面有没有更好的高富帅呢?


  所以只有有效的“催逼”消费者,才能出现“剁手买”的情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种让消费者想要立马剁手购买的营销技巧!



 一、制造稀缺


  在人类的意识中认为,难以得到的东西,一般都会比轻松得到的东西更好。


  所以人类经常以获取某样事物的难以程度,来直接断定事物的质量。


  并且在现实中,这种意识下的判断结果大部分是正确的。


  比如竞争越激烈的比赛,其冠军名次含金量越高;价格越高的事物,口味越好等等。另外,如果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那么我们选择的自由也会随之变少,而人们天然的讨厌失去自由的感觉。


  当我们感觉到自由正在逐渐被剥夺时,我们就会通过行动来反抗这种不自由感。


  所以我们只要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加入妨碍因素并且让商品看似难以获得,就可以激发消费者更加想要得到的欲望。



 二、数量稀缺


  数量稀缺是商家在数量上制造出一种短缺现象,也就是上文说到的,加入妨碍因素


  这是商家最为常用的促进消费者快速下单的方法。


  另外刻意的制造数量稀缺,还可以提高商品本身的附加值,让商品的价值看起来大于其本身的价值,激发消费者更加想要拥有的欲望。


  比如人们讨论较多的“饥饿营销”就是制造数量稀缺的常用手段。


  当商家将产品炒热,并成功的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之后,只放出少量的货品,故意让一部分人拿不到货。


  这样拿到货的人会更加爽快的付钱,而没拿到货的人会保持“饥饿感”,等到下次更快速的“抢拍”和更痛快的付账。


  比如前几年的小米手机,就是让无数“米粉”很好的保持了饥饿感。


饥饿营销


  当然,也有人说小米当时真的是产能跟不上,而不是刻意的饥饿营销,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


  在其他的行业,稀缺的玩法花样繁多,但是其核心总逃不过“数量有限”的梗。


  比如限量版耐克的运动鞋(限量版啊,限制了数量,欲购从速)。


饥饿营销


  英语学习班的小班制(一个班只招十个人,人数够了就不招了,预报名从速)。


饥饿营销


  一些媒体的文章标题中“独家新闻”字样(就是因为“独家”,才能更加激发人们的好奇)。


饥饿营销


  虽然数量稀缺可以激发人们想要得到的欲望,但是如果加入了另一种元素,可以激发更加强烈的欲望。



  三、引入竞争


  当两人彼此已经喜欢,但是没有谁愿意主动表白,这时一方如果提醒对方,有其他人在追求自己时,会促进对方的提前告白。


  本来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物品,如果放到比赛中当做胜利者的奖品,便会变得无比珍贵。


  渴望拥有一个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我们不仅仅只有在数量稀缺时有得到的欲望,如果出现了其他人的竞争,让事物更加难以获得时,我们就更有得到的欲望。


  有一次我同事去英国出差,走之前她铿锵有力的发誓说,在英国坚决不多买东西。


  但是她没有料到的是,那段时间正好赶上英国黑色星期五,商场里买东西的人乌央乌央的,都在那里疯抢。


饥饿营销


  于是我这位同事不由自主的,也加入了争抢队伍。


  最后的结果就是,她从英国带回来了一堆没什么用的东西。


  虽然英国“黑色星期五”期间的商品,确实比平时更加便宜,但是众人的争抢也为商品凭添了巨大的诱惑力。


  因为人们的本能反应就是“这么多人抢,肯定是物有所值”。


  这种景象在中国也经常发生,比如前一段时间杭州抢房,把售楼处的大门都挤下来了。


  在中国还有一种情况,消费者会莫名其妙买很多无用的东西,就是各种网络购物节期间。


  比如双11、双12、618等等。


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



  那么为什么人们在这些时候,会购买许多没用东西呢?


  四、时间期限


  时间期限,其本质也是稀缺的一种,不过是时间上的稀缺,它剥夺掉了消费者仔细考虑、货比三家或者延迟购买的自由,逼迫消费者尽快做决定。


  所以每一个网络购物节都有一个限制的时间,只有在这个时间里面才可以享受到商品的某种特权(便宜、赠品等等)。


  另外在文案上,稀缺性很容易造就一种“急迫”的氛围。


  比如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一个非常接地气儿的卖课程文案是这么写的:


  

  这是一堂让你学会如何迅速成功的训练,助你2017收入快速增长!

  课程费用:288.8元!

  6月15日之前报名,你仅仅需要288.8元就可以!

  同时赠送某某老师价值29800元私密学习资料一套!

  时间一到,立刻恢复原价2980元,马上行动!不要错过!

  当然,如果这个文案再加上一些“数量限制”,效果会更明显,比如

  ▼

  “6月15日之前报名,你仅仅需要288.8元就可以了!

  前五十名报名者,将赠送你亚洲销售女神徐鹤宁老师价值29800元私密学习资料一套!”

  以上就是构建“稀缺性”的三种方法,其核心就是谈价妨碍因素和剥夺选择自由。



  总结一下:


  数量稀缺:商家在数量上制造出一种短缺的假象,让消费者感知如不尽快购买,就会无货可买。


  引入竞争:渴望拥有一个众人争抢的东西,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时间期限:其本质也是稀缺的一种,不过是时间上的稀缺,它剥夺掉了消费者仔细考虑、延迟购买的自由,逼迫消费者尽快做决定。


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