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广告究竟有何“猫腻”
核心提示:电视平台本应该是本着对社会和收看者负责的态度来播放节目和广告的,电视购物广告更应该为消费者保证它的真实性,但由于不良企业的存在,造成了目前国内电视购物市场的混乱现象,这甚至已经影响了电视购物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其真实性的质疑,电视购物广告背后的“猫腻”也逐渐被揭露出来。
电视平台本应该是本着对社会和收看者负责的态度来播放节目和广告的,电视购物广告更应该为消费者保证它的真实性,但由于不良企业的存在,造成了目前国内电视购物市场的混乱现象,这甚至已经影响了电视购物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其真实性的质疑,电视购物广告背后的“猫腻”也逐渐被揭露出来。
北京的郭向东在某省台看到一个电视购物广告,一款锐银牌DV摄像机,像素1200万,还兼具录音,网络摄像头种种功能,原本售价2980元。而电视购物广告则说30分钟打进电话后能获得这个480的机子,于是他心动了。但这个号称像素1200万的DV机拍出来的画面十分模糊,根本就看不清楚。
除了郭向东以外,原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政府机关的孙平也上了当,她在某卫视的购物广告上购买了一款降压仪,但这款这个降压仪的构造极其简单,由一块电路板和显示屏、一块用于手触而释放所谓“生物电”的金属块,以及一块不知作何用途的塑料块组成,很难让人将其与“高科技”联系起来。
电视购物最吸引人之处,就是主持人声嘶力竭地叫卖商品的“神奇功效”。这些主持人如何让电视购物变成一项“咆哮经济”?曾在电视购物节目担任支持人的林跃(化名)透露了其工作的内幕。他坦言,电视购物重要的不是产品的质量、功效,而是如何想法设法把东西卖出去。在这些广告的台前幕后,生产者、销售公司和某些电视台各取所需,不谋而合,联手执导了一出出无良欺诈戏。
上一篇:新兴户外媒体资源都有哪些